沈宁/刘志红课题组开发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可预测疾病相关的组织特异性可变剪接 ,开发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SpliceTransformer(简称SpTransformer),用于预测pre-mRNA序列中的组织特异性可变剪接位点。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修改”,从而实现精确育种 戴胜 科研 2017-06-06 你可能常听到这样的吐槽:现在番茄种类很多,也更大更好看,但却不如过去好吃了。别着急,好消息来了:不久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研究人员培育出了一批番茄新品种,口味就比之前的好多了。番茄等蔬菜瓜果为何味道变差了?中国农科院研究人员…
微生物组的黄金时代来临:2017(第二届)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在京成功举行 资讯 2017-06-05 2017年6月3日-4日,第二届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近500位来自世界各地人体微生物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等业内人士齐聚一堂,探讨了人体微生物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 本…
上海新华医院余永国:儿童遗传性疾病案例分析 王迪 科研 2017-06-05 日前,测序中国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余永国博士。专访后,余永国博士就测序技术在遗传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临床案例分析,以下为案例分析的详细内容。
测序周报 · 科研篇:“基因魔剪”致数百个非目标突变?学者:还无法排除其他可能 王迪 科研 2017-06-05 近日,一篇发表于《自然 - 方法》期刊的通讯文章让不少人再次审视“基因魔剪”CRISPR 的安全性。在不到千字的正文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称,经 CRISPR 基因编辑的小鼠会出现数百个意想不到的非目标突变,认为可…
测序周报 :47个项目7.5亿!“精准医学研究”“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等2017重点专项公示 王迪 政策 2017-06-05 6月2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官网发布了“第四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度拟立项项目。包括“精准医学研究”“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在内的2大重点专项共计47个项目入选,国拨经费数总计约75103万元。
“最后的药物”成功升级,古霉素3.0药效提高2.5万倍! 王迪 科研, 资讯 2017-06-05 日前,全世界防治致病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了新的成员——万古霉素3.0横空出世。其前身万古霉素1.0自1958年以来一直用于治疗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高度耐药细菌引起危险感染。但随由于抗性菌的增多,其有效性已经愈发减…
“志诺思享汇”第二期沙龙活动全程回顾 王迪 产业, 资讯 2017-06-05 5月21日,由志诺维思主办、北京市海淀区生物与健康产业协会协办的“志诺思享汇(Genome Wisdom Salon)”第二期沙龙活动在阿里云·优客工场举办,测序中国作为独家媒体支持进行全程报道。此次会议邀请到斯坦福大学统计系教授王…
长寿村的秘密:独特遗传变异保护心脏免受饮食危害 陈初夏 科研 2017-06-05 日前,来自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保护心脏免受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变异,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心理所合作发现首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抑制缺陷易感基因 陈初夏 其它 2017-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晶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玉凤研究组、北京大学刘东研究组合作,在中国汉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者中开展了国际首个ADHD执行抑制功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发现了新的与ADHD执行抑制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