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刘志红课题组开发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可预测疾病相关的组织特异性可变剪接 ,开发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SpliceTransformer(简称SpTransformer),用于预测pre-mRNA序列中的组织特异性可变剪接位点。
国内首个二代基因测序FPGA加速方案落地腾讯云,人类全基因组分析从30小时到2.8小时 陈初夏 资讯 2017-12-25 近日,腾讯云正式推出国内首个基于自研FPGA极光技术的NGS加速方案,极大提升人类全基因组分析效率,有效改善基因领域数据分析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科学》杂志发布2017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生命科学领域引关注 陈初夏 资讯 2017-12-25 12月22日,Science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学突破(BREAKTHROUGH OF THE YEAR),包括:单碱基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生物学术预印、广谱抗癌药、原子水平的生命、新类人猿物种、现代智人的起源、
《自然》头条新闻丨华人学者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治疗“贝多芬小鼠”遗传性耳聋 陈初夏 科研 2017-12-25 David Liu教授研究团队再次发布了一项CRISPR重磅研究。研究团队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敲除了名为“贝多芬小鼠”小鼠的TMC1基因突变,从而减少了小鼠的听力损失,为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Delta: 三维基因组多组学数据可视化的三角洲特种部队 陈初夏 科研 2017-12-25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张治华研究员和赵文明高级工程师团队最近开发一个名为Delta全新3D基因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Delta把3D基因组数据三个方面有机的整合起来,以物理图像为基准,线性或者拓扑图像为参照来同时呈现数据。
“基因魔剪”首批临床试验将展开,拟定明年在欧美进行 白云 科研 2017-12-22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官网19日的一篇报道,对2018年“基因魔剪”研究进行了展望——鉴于从2013年科学家首次使用CRISPR-Cas9编辑人类活细胞以来,其治疗疾病的可能性似无止境,预计明年首批临床试验将在美国和欧洲展开。
里程碑!首款“矫正型”基因疗法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白云 产业, 资讯 2017-12-21 12月19日,基因疗法再次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今日批准了基因疗法Luxturna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IRD)。这也将成为美国FDA批准第一个直接矫正缺陷基因的疗法,有着里程碑…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揭示恶性儿童白血病患者的差异 白云 科研 2017-12-21 12月19日,《自然 - 通讯》同时发表了两篇文章,两项研究鉴定出了青少年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的三种新亚组,它们可以预测病人结果,包括最有可能发生疾病自行消退的病人。
单细胞甲基化测序再添牛文!乔杰院士、汤富酬研究员课题组最新NG文章揭示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初夏 科研 2017-12-20 美国时间2017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文章。利用单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技术,该团队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