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全部文章 - 资讯 - 恭喜!吴一龙教授团队、黄晓军教授团队等6位教授及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恭喜!吴一龙教授团队、黄晓军教授团队等6位教授及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揭晓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医学领域喜报频传!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团队、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团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团队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吴一龙教授团队获奖项目介绍

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人:吴一龙、莫树锦、程颖、宋勇、周清、张绪超、钟文昭、杨衿记、杨学宁、聂强、陈志红、徐崇锐、陈华军、王震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吉林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项目简介

该项目针对我国和全球的重大疾病肺癌,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能否延长并改善患者生存”开展了系列研究,历时17年,取得了以下重要科技创新成果:

一、建立了我国肺癌的分子分型,为精准靶向治疗方案建立奠定了分子基础;

二、建立了EGFR等变异型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模式,将晚期患者生存由10个月延长至22个月;

三、发现时空分子异质性是靶向治疗耐药的主要机制;

四、验证了在EGFR基因二次突变患者中克服耐药的精准方案,建立了治疗标准。该项目形成了我国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系列诊疗策略,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推动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使我国肺癌研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基于本研究成果主编《中国肺癌临床指南》等9部专著,成果被写入中国、美国、欧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肺癌诊疗指南。发表论文228篇,其中SCI收录147篇,总IF值分928.67,包括在N Engl J Med发表2篇、在Lancet Oncol发表4篇论文,受邀发表综述26篇。单篇最高他引2947次。

黄晓军教授团队获奖项目介绍

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技术建立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人:黄晓军、王昱、刘启发、张晓辉、常英军、赵翔宇、许兰平、刘开彦、闫晨华、莫晓冬、陈瑶、陈育红、宣丽、孙于谦、赵晓甦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项目简介

近10年来,在自创的利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免疫耐受方法基础上,该项目组创建国际认可的移植供者优选原则、个性化移植新方案、优化的移植后EB病毒及真菌感染防治等关键技术,形成被国际同行称为“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的原创单倍型相合移植体系。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发现HLA位点不合数目与疗效无关,供者特异性 HLA抗体是导致移植排斥主要原因,突破传统供者选择限制,创建了首选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阴性、年轻、男性单倍型供者的优化选择原则。《Blood》同期配发专论:“全球 50%以上单倍型移植采用北大建立的体系,供者选择原则将使众多病人受益”。成果改变了英国免疫遗传学会《HLA 配型和供者选择指南》。

2. 结合多种生物标记,创建适应不同状态、年龄的个性化单倍型相合移植新方案,显著提高移植疗效,拓展了移植适用人群:

(1)针对移植物 CD4/CD8 比例筛选出的 GVHD 高危人群,予小剂量激素强化免疫抑制的预防新方案,使高危人群 II-IV 度GVHD 发生率由 48%降至 21%。《J Clin Oncol》同期配发专论:“为GVHD新的预防方案研发提供了范例,值得其他移植领域仿效”;(2)强化预处理方案+微小残留和 GVHD双标记指导的移植方案,使难治白血病生存率达 47-67%;(3)减低预处理强度的移植方案使年龄大病人(>50 岁)的疗效与年轻病人(<50 岁)一致,并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线及二线治疗,2年存活率达86-89%。

3.创建利妥昔单抗+过继细胞治疗的序贯方案,使移植后 EB 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完全缓解率达 90.0%;二级预防使移植后真菌感染的复燃率降低至 8%;形成优化的移植后 EB 病毒及真菌感染分级防治的系统方案。该成果是中国血液抗真菌指南的基础,被写入美国、欧洲、意大利等国指南和共识。

“北京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体生存率达75%-89%,取得与同胞全合移植一致的疗效,改变了美国骨髓移植协会《自体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症指南》,被写入第5版国际权威教科书《Thoma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获2016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之首;世界骨髓移植协会前主席推荐 “北京方案”为缺乏相合供者的可靠移植方案,“解决了供者来源缺乏的世界性难题” (《Blood》评述),近 3 年单倍型相合移植已成为国内首位移植模式,改变了世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格局。

发表文章259篇,其中SCI 147篇。近三年相关内容在全球最高水平的欧美骨髓移植年会以特邀形式报告5次、国际会议报告70余次。“北京方案”推广至全国95家移植中心,及法国、意大利、以色列、韩国等10余家海外中心。获 2014年科技部创新团队,2016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016年中华医学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承办国际学术组织年会6次。

李宝生教授团队获奖项目介绍

李宝生教授

肺癌精准放射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人:李宝生、于金明、舒华忠、傅小龙、卢冰、黄伟、尹勇、袁双虎、朱健、邢力刚、孟雪、胡漫、伍家松、李洪升、张自成

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东南大学、上海市胸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

项目简介

项目围绕制约肺癌放疗疗效的关键问题,在“国家863计划”等支持下,经4家单位15年联合攻关,对肺癌精准放疗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基于多模态影像的放疗“生物亚靶区”,建立放疗疗效与损伤预测及放疗增敏方法,创建基于快速形变配准算法的影像引导放疗技术,优化不同种类、不同期别肺癌放疗策略。从“生物”、“物理”和“临床决策”角度实现精准放射治疗,通过临床转化,提高放疗速度和精度,减轻正常组织损伤,延长生存。

牵头制定《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及其他专家共识,成果连续5年被美国《NCCN临床实践指南》采纳,入选ASTRO继续教育课程及12部欧美专著。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等5部教材。发表SCI论文169篇,其中JCR 1区62篇,影响因子391.6分,他引2247次;获发明专利11项。

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是我国唯一为首承担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织立项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机构。成果在百余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每年治疗5万余例,惠及数百万癌症患者。举办国际会议12次。45人次应邀赴境外国际会议作专题报告。培养研究生368名,培训学员8000余人,进修人员2000余人。获山东省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0)

本文由 SEQ.CN 作者:白云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