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生物信息与数据挖掘培训 | 4月20日相聚中科院计算所

「讲师寄语」

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生物学数据,大型的公共数据库如GEO、TCGA等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琳琅满目的组学数据如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及对应的临床信息。那么如何从公共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课题?怎样凝练或寻找自己的科学问题?怎样为SCI文章发表和基金申请进行数据支撑?同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深深理解大家面临的困惑,感同身受着大家独自探索生物信息海洋的茫然。因此,我们立志借助多年来从事生物信息和数据挖掘的工作经验去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为您答疑解惑,帮助您少走弯路,快速掌握生物信息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技巧。

“零基础入门生物信息及数据挖掘培训班”由中科院计算所生物信息团队打造,以解决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生命科学及医学院校的老师、同学的广泛欢迎。本期线下培训将于2019年4月20日、21日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举办,线上培训为4月27日,共计3天。从干实验到湿实验,从原始数据到SCI论文,从生命科学到信息科学,我们将面对面带你解读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故事,手把手教你如何从数据出发向高分文章迈进。

讲师团队

讲师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前瞻研究实验室赵屹团队,团队主要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Cell stem cell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论文18篇,SCI引用共2211次,单篇SCI引用最高达337次。讲师有多年生物信息授课经验和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背景,可从不同的角度诙谐幽默,深入浅出地讲解生物信息常用分析数理逻辑及具体实现,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

*为保证学习质量,本课程采用小班教学,名额有限,有意者请尽快咨询、报名。

课程特色

  • 学什么练什么会什么,注重实操。您带走的不是空洞概念,而是真实技能;
  • 以基础医学或生物学问题为出发点,带您复现SCI文章数据分析结果,从被套路到套路;
  • 全程使用“普通话”,使您轻松理解常用计算方法与具体应用场景;
  • 讲师+助教模式,7×24答疑解惑。当堂练习,有问题找助教;课下复习,有问题发微信;
  • 线下培训+线上巩固,保障生物信息学习的持续性,最大化提升学习效果。

课程安排

*往届学员也可报名“线上复习与巩固”课程,请联系客服。

适合人群

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博士,硕士,优秀本科生及广大生信爱好者。

听课后您将有什么收获
    • 掌握R语言的基本语法及画图技巧;
    • 熟练掌握GEO、TCGA等公共数据库检索、下载、处理数据的方法,熟练掌握数据分析的关键软件(附赠代码);
    • 了解数据挖掘和文章组织的一般思路,掌握文章套路;
    • 培训班开设生信交流微信群,后续答疑解惑不用愁。结识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生信路上与你同行!

注意事项

上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四层上课时间:2019年4月20日、21日(周六周日,线下两天),4月27日(周六,线上一天)

  • 报名截止日为4月19日。学员须自备windows或mac系统笔记本电脑(请勿使用XP系统),开课前下载资料并安装软件;
  • 本次课程按照交费顺序排座。线下培训提供两天午餐,其余食宿费用自理;︎
  • 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免费为学员答疑解惑,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

报名咨询

刘女士:联系电话 010-5717848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课程收费

(可提供发票及邀请函)

  • 4月19日前(含19日当天)报名:3999元/人
  • 二人组团报名,每人可优惠100元
  • 三人组团报名,每人可优惠200元
  • 五人及以上报名,享VIP折扣,详询客服

本次报名的学员,参与后续「临床数据分析」、「经典文献复现特训」系列课程享受八折优惠。

常见问题

1. 我在生物信息方面没有基础,能否跟上课程?答:没问题。我们从长期的授课经验中总结出零基础学员的共性问题,进而摸索出一套全方位的教学方案,从软件安装,到代码讲解、实操练习、课后作业,都有助教全程指导。

2. 培训后能否自己做分析?

答:可以。培训中的脚本、代码我们已经系统地整理好,学员通过课上的自主练习掌握使用方法后,回到实验室即可替换为自己的数据开展分析。

3. 培训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这套课程是为生物学和医学专业的老师、同学量身打造的。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解决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生物信息的学习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是我们用2天时间可以找到最合适、最能上手的切入点,而不是带大家盲目地去遍历生物信息的各类应用。

我们希望每位学员带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代码脚本,更是对生物信息的科学认识,使用生物信息工具的科学方法和能够落到具体科研工作中的技能与思维方式。

(0)

本文由 SEQ.CN 作者:白云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