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首页 - 全部文章 - 人物 - 专访金力院士丨精准医学能否落地依赖于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数据支撑

专访金力院士丨精准医学能否落地依赖于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数据支撑

△金力院士

近日,“复旦泰州-鹍远基因癌症早筛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周浦医学园区成功举办。这是对2016年中国·泰州、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与鹍远基因公司确定“精准医疗”战略合作后项目实施阶段的进一步推进。仪式结束后,测序中国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金力院士,对当前的科研技术以及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人口健康队列数据:医学研究的共享平台

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在成立至今的十年中,研究院的人口健康队列样本库已发展到20万人。“队列人群主要是对病人进行跟踪,通过样本积累和数据积累为整个行业提供一个共享的平台。行业内的早期诊断和新试剂开发的项目,都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做进一步的验证。”作为人口健康队列研究的发起人,金力院士如是说。“精准医学最终能否落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数据支撑。缺乏人群队列的深入研究和数据支撑的成果都是不准确的,这正是当前需要对中国人群进行非常系统研究的原因。”

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于去年6月与鹍远基因签订了“精准医疗”战略合作协议。基于人群队列本身情况而制定的合作方案,既符合双方需求,又使得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鹍远基因的合作项目发展迅速,已经确立了以消化道肿瘤尤其是食道癌为主的合作方向,并且在人群队列中跟踪观察到200多个新发病例。目前,鹍远基因正应用创始人之一张鹍教授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甲基化筛查早期癌细胞并定位癌细胞来源的新技术对这些样本进行试验,预计项目今年即可步入正轨。

张鹍教授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这项研究已经申请“全新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技术”全球专利,并独家授权给鹍远基因。作为张鹍教授的博士生导师,金力院士对这项技术表现出了很强的信心。与此同时,金力院士也表示,泰州健康科学学院的人口健康队列数据研究,旨在为生物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库、信息库和共享平台,未来也将和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家的民生和产业振兴作出贡献。

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需要政策“绿灯”

今年3月10日,《Science》推出酵母合成生物特刊共7篇研究长文,其中4篇来自国内科研团队。在专访中,测序中国记者与金力院士对合成生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金力院士表示,他对合成生物学的这一系列工作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这些成果的发表确实代表了中国在合成生物学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果。

金力院士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生物医药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在中国始终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既有环境的原因,也有资本的原因,更跟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技术、新产品如何尽快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没有相关的支持,科研上获得的竞争力并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的效果。虽然目前国家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进步,但是真正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化,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产业“快车”引跑人才发展

作为复旦大学的副校长、遗传学博士生导师,金力院士在生物医学领域培养出了很多专业人才。提到培养学生的方法,金力院士说:“我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就是让学生独立去做,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独立的创新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对科研实验室来说,除了给学生更好的科研条件,更要让他们有机会创新。金力院士强调,带领学生向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搞科研固然是有利的,但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不能把学生作为进行课题的工具,更多地应该支持学生自己的想法,使之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这对于新兴的技术和产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研人员对生物医学的积极性,带动技术的发展。

而针对目前生物专业成为“红灯专业”,大批学生物的人才无用武之地的现象,金力院士认为,这里既有培养方式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相关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要想真正实现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另外一方面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产业化,把产业做大做强。如此才真正符合中国在创业性强国建设重的领跑地位,也为提高国家民生、提高医疗卫生质量做出真正的贡献。”

(1)

本文由 SEQ.CN 作者:陈初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